今天是
关键词: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荒林诗歌专场朗诵分享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时间:2025-10-19 16:10:44来源:城市快报网责任编辑:邹厚虎

本网讯:十月的西安,金菊飘香,秋色斑斓,17日下午,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丝路文化院在西安钟鼓楼旁,为从北京来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评论家协会会员,澳门大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科德学院国际女子书院院长刘群伟(笔名荒林)女士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荒林诗歌作品专场朗诵分享会”。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国际诗歌委员会主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王芳闻女士致辞。陕西三秦文化研究院副会长兼书画院名誉院长,丝绸之路国际书画院院长,省政协文教委原副主任解莉芬女士在朗诵分享会上讲话。20余名陕西诗人、作家、画家、摄影家、朗诵家参加了活动。朗诵分享会由诗人、朗诵家李斐主持。

 

 

       活动开始,芳闻主席首先代表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丝路文化院对学者、教授荒林女士莅临西安古城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在座的嘉宾介绍了荒林女士及个人学术成就和文学成就。她说到:荒林女士,真名刘群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评论家协会会员。澳门大学博士、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国际女子书院院长。中国大湾区诗汇副主席。美国密西根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出版诗集《与第三者交谈——荒林诗选》《北京,仁慈的城》《未名湖叠影》散文集《澳门之美》《用空气书写》《天生女性主义》学术著作《日常生活价值重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文学的女性主义——大中华语境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艺术之魅——荒林艺术评论集》等。获北京文学奖、女性文学理论贡献奖、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国家社科优秀成果等。她在致词中说:荒林教授的诗歌分享会,这既是一场北京与西安诗歌联谊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学术与创作的深度对话。在现代诗的发展版图中,荒林教授以“学者之思”熔铸“诗人之笔”,构建了极具张力的艺术世界。她的诗歌不仅是个人艺术探索的结晶,更是观察当代新诗发展的重要范本——从语言本体的现代化探索,用“塔影在春云里踮踮脚”让古典意象与现代语汇碰撞出奇妙火花;到意象系统的革命性建构,以跨文化视角将“剑桥流水”的天鹅与东方空灵美学相融;再到时空交错的叙事美学,借“飞机将我送到唐朝”实现地理与文化的双重穿越;最终落脚于学者型诗人的主体性建构,把女性主义思考与全球化视野化作细腻的诗性表达。这些探索,为现代新诗发展提供了珍贵启示。西安,是承载千年文脉的诗意之城,从唐诗的豪迈气象到今日的文化传承,始终涌动着对文字之美、精神之境的追求。而荒林教授的诗歌,恰是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对话中寻找诗意,这与西安的文化气质不谋而合,与西安打造唐诗之都遥相呼应。相信今天的分享,必将让我们在她的诗句里,读懂语言的温度、意象的深度与时空的广度。

 

 

 

      接下来,解莉芬副会长在朗诵分享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再次欢迎荒林学者教授的到来,并谈到今后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丝路文化院、陕西三秦研究院可以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国际女子书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推动丝路文化的创新发展,让中国丝路文化、中国诗歌走向世界。

 

 

 

       荒林女士在讲话中多次感谢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陕西诗人作家们给她举办的这场富有深远意义的“诗歌朗诵专场分享会”,她激动的说到,古城西安就是她的第二故乡,今后她会加强与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陕西三秦文化研究院的多渠道沟通,搭建一个共同交流合作与发展的丝路文化平台,有力促进中国诗歌、丝路文化的横向联合。

 

 

      陕西名人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会长、诗人董发亮发表了感言:因诗,让我们走进荒林老师非凡的精神世界;因诗歌,让我们在荒林诗意的吟诵间寻找生命的真谛、灵魂的歌唱。风从首都来,带着长城的气息与古都长安对话,荒林诗歌朗诵会,将是丝路文化院给秋天的一次深吻和拥抱,也是对唐诗一次千年的穿越和对话。

      艺媛、陈红、董发亮、孔裔章子、党端婧、王海霞、贞礼、王湘萍、李斐、林小春、寇荷驰、云儿、木兰春雨等20余名陕西诗人作家、朗诵家在朗诵会上深情饱满地朗诵了荒林教授《大雁塔的青春》等12首诗歌,并纷纷给荒林教授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礼物,以表达他们最诚挚的情谊。

       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副主席,丝路文化院副院长,学者、诗人、教授、评论家陈东林先生还为荒林教授的12首诗歌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陈东林教授高度赞誉荒林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内涵。文章里提到: 在当代白话新诗的发展历程中,荒林(刘群伟)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学术底蕴和诗性智慧,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艺术世界。这十二首诗歌不仅是她个人艺术探索的结晶,更是观察当代白话新诗发展轨迹的重要范本。他从语言本体探索、意象系统建构、时空叙事美学和学者主体性四个维度,对荒林的诗歌艺术进行系统性的深入剖析。在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文化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荒林的诗歌创作给我们以重要启示: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关键在于诗人能否以创造性的方式回应时代的挑战。荒林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为当代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她的探索精神和创作成果,必将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荒林教授12首诗歌朗诵完毕,大家纷纷与荒林教授合影留念,荒林教授也把她从北京带来的精美小礼品赠送给了现场所有嘉宾,以表示感谢。“荒林诗歌专场朗诵分享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荒林博士诗歌(西安)朗诵会节目

 

  《大雁塔的青春》

    朗诵:赵艺媛

 

 

 

 

          《我的北京玲珑塔公园》

                  朗诵:陈红

 

 

 

                 《水蚁们的爱情》

                    朗诵:庞军

 


 

            《剑桥流水》之1、之2

                     朗诵:章子

 


 

        《剑桥流水》之3:之4、之5

                  朗诵:云儿

 

 

 

 

           《剑桥流水》之6、之7

                朗诵:木兰诗雨

 

 

 

 

             《父亲变成了白云的怀念》

                   朗诵   海霞

 

 

 

 

                      《我的母亲》

                    朗诵 :林小春

 

 

 

 

                    《蝴蝶》

              朗诵:寇荷驰

 

 

 

 

                    《蒲公英》

                    朗诵:李斐

 

 

 

 

                   《来到南朗》

                 朗诵:党端婧

 

 

 

 

                 《我的欲望》

      ——仿戴望舒《我的记忆》

                 朗诵:贞礼

 

 

 

 

               《大雁塔的情诗》

 

                 朗诵:王湘萍

 

 

 

                

 

 

版权所有:城市快报网   Copyright 2016 -2023 www.ipingyi.cn All Right Reserved.
国家互联网ICP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9011944号
未 经 授 权 许 可 ,不 得 转 载 或 镜 像